2022 年总结

2023-01-20

2022 年的 12 月结束了两年的 CMU 学生生涯,在入职之前,安排了一个两个月的旅行,和 Cat 在欧洲逛了一个月之后,2023 年初回到了香港,见了见老朋友们,和爸妈在澳门过一个年,给自己放一个开心的长假。回到香港,还是住在北角熟悉的酒店,两年前就在这里,坐在窗边给自己说的煽情的话:“我希望未来某个阶段时候的我,想起这时候我做的这个决定,可以拍拍我的肩说你是挺勇敢的。”

现在回头看,那个决定做了之后一切似乎就变得简单了,后面的故事变成解决每天遇到的问题,而我对解决问题的自己一直有信心。但我也知道,这个勇气是站在岔路口,面对未知的恐惧,走出患得患失的状态,承担起做决定的责任和结果,就这个来说,我确实可以拍拍当初那个自己的肩 “I’ll give you that.”

这两年收获不少,很多事儿在多年之后想起来应该也是记忆深刻的。去年是搬到湾区的第一年,是 CMU 学生生涯的最后一年,是重新开始独居的一年,是连接了更多新老朋友的一年,也是更了解自己的一年。这算是我写的第一篇年终总结博客,提笔时觉得挂一漏万,想不好怎么去把一整年的生活切成不同的方面。但总结的意义也并不是追求全面,而在于写总结这件事本身,所以就跟着自己当下的 flow 吧。


学习和工作

CMU SV

2022 年一月就开始了 Silicon Valley 校区的学习,实话说 SV 的课真的是不敢恭维,而且因为疫情,以前所谓 SV 校区离业界更近,资源更多这种假设也站不住脚,如果不是 INI 强制需要转换校区的话,我觉得在匹兹堡主校区呆两年是更好的选择。在 SV,我心仪的 system 相关的课程就不多了,比较有收获的课是 Patrick 的 Distributed System 和给 Adobe 做的 Practicum Project NLeak,都是兴趣驱动,挺有收获。

DS 是一直想学的,手写了 Raft 和 Bitcoin,对分布式系统算是入了个门,Golang 也写得更顺手了。上了 Computer System, Storage System, Distributed System 之后感觉,一个好的 System 课程不是把不同领域里针对不同场景开发的系统列举一遍,不管是 Flash FTL, S3; Rational DB, NoSQL; Hadoop, GFS, 等等,而重要的是针对一个定义清楚的,足够艰深的 scope,帮我们钻得足够深,建立起信心去实现功能,debug,优化迭代,同时发现底层很多东西都是相通的。513 和 SS 都是很好的代表, DS 的 Lab 是跟 MIT 的,也不错。时常感叹 system 里面的东西,不管是数据库,文件系统,分布式,网络,随便拿任意一个的小小一点都能花几年时间去研究和实践,真的很有意思。

Practicum 的 NLeak 是 Adobe sponsor 的,选这个项目就是因为在刚刚结束的暑期实习遇到一个 worker memory leak 的 bug 和 tech lead 一起 debug 了大半天,回到学校看到这个项目就来了兴趣,感觉不止可以用在 NodeJS 还可以 extend 到 Worker。何况 Worker script 跑在 Edge 上,比 Browser 和 Server 更难 debug,那提前在本地或者 CI 这一步来做 leak detection 就非常 make sense,激动地放在第一顺位也幸运被选上。一整个学期,和小伙伴们一起研究了很多 JavaScript 的黑魔法,NodeJS 的 memory leaks 和 V8 heap snapshots 的各种,BLeak 的 paper 也读得滚瓜烂熟了,学期末去到 Adobe 的 San Jose 办公室做 presentation,feedback 还不错。做完之后感觉自己有能力去研究下刚刚开源的 Cloudflare Worker 的实现,然后看看能不能为 Worker 去写一个 memory leak detection 的工具,因为 Worker 还是用 V8,所以至少 take heap snapshot,BFS 去找 leak 这个是通用可移植的,rewriting 可能就比较麻烦了,是个挺有意思的坑,看看未来能不能填上。

2nd Cloudflare Internship

来 CMU 第一年在 Cloudflare 过了一个很不错的暑假,这个暑假就理所当然地回去了, 同时和老板 coffee chat 了以前的创业经历后,进了一个新的组,做 IPFS 相关,完成了一个很有意思的 IPFS Universal Gateway 的功能。Cloudflare 一直都是以公开透明的技术博客出名,我也有幸写了一篇技术博客来聊实现细节,不过因为一些原因没有上线,所以自己博客里可以简单聊聊。实现本身不难,IPFS gateway 本质上就是一个 reverse proxy,而 Universal Gateway 其实就是 reverse proxy 套上个域名,听起来就是个半天的活儿:起个 IPFS node 然后加个 Nginx 配置。

但当成为一个能卖的 SaaS 产品的时候,必要的功能和实现复杂度就复杂得多了,gateway 服务用户最需要的是两点:一个是 speed 另一个是 content control。因为用上了 Worker 的 Cache,速度方面已经在 public gateway 实现了,一直都是数一数二可靠和快的。那如果用上了自己的域名,也就是自己的 branding,需要对这个域名下的内容负法律责任的时候, content control 就是必须的了,因为在 web3 的世界,被 block 是家常便饭(比如 Google Chrome 错误地 block 了 NFTStorage),这可能对初创公司是毁灭性的打击,连续几周需要和大公司去拉扯,而可能 NFT 就火那么几周。所以能给 gateway 用户自己去控制哪些可以 serve 哪些不能,就能为这个最差状况兜底。这部分逻辑也是在 Edge Worker 这一层实现的,对 Worker 这个范式理解更深了,真的感觉是未来 Web Application 开发中必须的一层,比如最基础的 edge cache control,前端工程师要学的东西又多了一个(笑。

Cloudflare 一直和 IPFS 社区走得很近,实现完之后也给 IPFS propose 了一份 IPIP 把 denylist 标准化了,9月的 community meeting 讨论了这个 IPIP 然后进入了 merge 的阶段,未来 IPFS Node 之间应该会用这个实现。这种开源社区的参与感挺有意思,大家在讨论的点也很多值得深究,比如多一个字段可能在未来 Node 之间通信里增加极大的 overhead 之类。

除了写码,印象深刻的还有报名参加 Eng VP 的一个四周 public speaking 课,如何解释一个复杂的问题。其中最 mind blowing 的是,沟通并不是讲出来,写出来就结束了,”communication is only completed when your idea arrives in your audience’s head”,如何去更好的 deliver 我们的 idea,说话和做 slides 都是一门艺术。我最后一个 session 用 5 分钟讲了 “What I learnt from my failed startup”,前一晚 reharsal 到了半夜3点,甚至感觉有点 over-reharsal 了。第二天早上讲完如释重负,同时感觉对 public speaking 的焦虑阈值提高了不少, feedback 也不错,算是这次实习意外的成就了。

总体来说,仍是非常有收获的3个月。

找工作

众所周知 2022 年的找工季是 hell mode,我投出去的上百个 fresh grad 的岗位,拿到面试的屈指可数。 索性就投 experienced 岗位 target SDE2 投了一众公司,面了几家心仪的公司也有 offer,最后在 Cloudflare return 拿到之后,权衡之下还是决定回 Cloudflare。因为喜欢这家公司的氛围和产品本身,很多组做的事情都很有意思,R2,D1,Worker,Message queue,Cache,CDN,DNS,都很感兴趣,而且工程师数量少,所以能 own 的 scope 很大,还记得第一次的惊讶,这么恐怖量级的产品背后竟然就只是几个人的组,不得不佩服网络效应的可怕。

最难找工季去到了心仪的公司和很有兴趣的组,真的是很满足了。这个时间点看来,也很庆幸选择回到了 Cloudflare,而没有去另一家某 toxic 公司,最后脸都不要了,12月了还能撕应届学生的 offer…


身体健康

年初搬从匹兹堡到湾区之后,和朋友们一起外食的机会多了不少,运动断断续续,体重也就不断上升。在年中的时候,刚好有个契机,独处变多,也更能掌控自己的时间,就开始了减重计划,两个月健康地减了十斤,总结成了这篇博客。下半年搬了新家开始自己住,重新掌控了空间,做饭就更多了。年中 youyou 来到湾区之后,和 Maki 一起我们开始了有规律的健身小组,隔天约在各自的小区健身房,运动一个小时以上。因为要带他们的关系,也反逼我重读了之前几本不错的健身书,youyou 真是个有坚持的好学生,小两个月已经肉眼可见得更壮了,动作也很标准,后面也都自己训练了。我开学之后进入找工季,没有太多时间一起健身,也感觉得到自己本身训练都有瓶颈,带人入门还行,但要精进的话任重而道远,新一年重回工作轨道,自己的时间应该更多了,有想法尝试更专业系统地学习和训练,比如考一个 ACE Personal Trainer 证书。

不知道是压力的关系还是其他,胃一直有些消化的问题,睡眠也是。看了看过去一年的平均睡眠时间是 6 个半小时,有几天睡够了8个小时,会明显感觉到身心都更轻盈。记得 PlusKid 的 2021 年总结时提到的 AutoSleep,回到香港买的第一个东西就是最新的 Apple Watch,希望新年能调整下睡眠,养成一个好的睡眠习惯。

Mental Maturity & Spiritual Growth

过去的一年是心理咨询的第四年,一年每周一次的见面,就算在 12 月的旅行中,基本上也没有中断过。咨询陪伴我经历了整个从创业结束到申请,从香港去到美国,完成两年学业的过程,也就是我一直和朋友们聊到的英雄之旅上路的过程。也就是去年,感觉对自己的了解开始有了一些质的变化。

我更能认识自己的情绪了。在咨询中被问到最多一句,“你当时 / 这时是什么感觉?”,我从一开始无法表达,继续理性地去分析,诉说一件事情的各个面向,到终于可以比较轻易地说出感觉本身:噢,我当时很愤怒,生气,沮丧,失望,紧张,伤心,放松,平静,自在,满足,开心,温暖…以前压抑住的情绪,有千千万万个词可以替它们命名,夏目友人帐一般,有了它们的名字似乎就有了掌控它们的力量,同时它们也被看见了,”I see you” 是很多事情的开始:情绪的稳定,内心的平静,踏出舒适区的勇气,尝试一段关系的热情···都是由此生长和发生。

紧接着就是,我更能照顾到我的情绪了。以前,就算觉察到自己的情绪,也是半山没有挂上档的汽车一样,不知道会滑去哪,或者会逃避,不去想它,所谓“时间会解决一切”。经过去年的几件事情,我发现我能更积极地站在照顾自己的位置上去行动,“对待自己像对待自己的朋友一样”,最印象深刻的一次是我第一次将我的怒气完全释放出来,过程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失控,结果也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难看。反倒是让我觉得,我这种平常待人和善,避免冲突的人,能直面我自己的愤怒,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真的很感谢当时给我情感支持的朋友们。

作为副产品,我能感觉到,更自在和自洽了。从以前单纯的觉察其他的人情绪,而现在对各种人,我现在能更自在地表达出自己,不压抑自己,不管是亲密的朋友或者第一次见面的人,不管是上司还是同事,不管是位高权重的人还是路人,我能感觉得到我生长出了一些稳定而不变的东西和界限。这种心理上的成熟和稳定是我刚开始咨询的期许之一,我一直以为和很多技能一样,需要 harsh 地对待自己去修炼而成,但恰恰相反,是通过柔软细腻地照顾自己,慢慢浇灌出来。

除了咨询,有时也会跟着 Insight Santa Cruz 去做中午的 45 分钟冥想,焦头烂额的时候能帮助我找回点平静,但我更享受咨询谈话的状态,冥想这种只和自己对话的状态门槛太高了,对我来说仍是一个很难的事情。我还在上半年计划过一次 10 天的内观课程,准备驱车到 LA 戈壁上的一个内观中心打坐 10 天,3 月抢到了位置后安排了 5 月的 10 个整天,后来临时被取消掉了。这次没有缘,未来有机会再尝试吧。

Relationship

年初的时候,搬到湾区最开心的是和匹兹堡的几个先搬到湾区的朋友相聚,同时和湾区以前的豆瓣友邻,本科同学们相聚,相比于 21 年匹兹堡的自闭学生生活,让我感觉到了久违的生活气息。上半年几个朋友驱车去了 Tahoe,非常轻松开心。年中几个朋友毕业,一起回了趟匹兹堡参加毕业典礼,顺便逛了下东部,是一个情绪比较复杂的旅程,失去了两个我觉得挺重要的朋友,但聚散无常,祝他们未来平安喜乐。

Cat 年中从伦敦来到湾区出差,上一次还是 20 年在广东一起 remote 接着一起去厦门送他飞回新加坡,一转眼他已经在伦敦一年多了,我也搬来了湾区,时隔两年见面,一起在湾区和西雅图溜达了两周,兴奋不已。搬家之后,一切就更好了起来。非常享受和 Youyou,Maki,Kelly 的健身课程,开学后和 Canchen,董董看脱口秀吃宵夜,去 linghao shikong 家给偷偷庆生,和浩源在 Google music room 合奏,去中亮家过感恩节,和景韬聊天打卡拉面店,还一直挂念着 K 和 gaofeng 的豆皮,湾区的朋友们有很多开心的日常。

9 月还有一次难得的重聚,Matters 来湾区办活动,见了久违的洁平,Beryl,果,还认识了新朋友 Livid,一聊就聊到了半夜三点,直接在他们租的 Airbnb 住下了,很有意思的中秋节。10 月 Shu 和 sasaya 从德国飞来湾区开会,湾区的朋友们一行去到了 Santa Rosa 住了一晚,烧烤,录 Podcast。后来临行前说德国再聚,12月还真的安排上去柏林住了几天,Shu 和 Sasaya 带着吃了他们住处附近的各种心爱饭堂,在家烤芍皮聊 Shu 的赤径,真的是奇妙的缘分。12 月飞到伦敦,和 Cat,Doris 一起逛了巴塞罗那,然后去巴黎跨年,非常棒的假期。

另外希望明年能遇上另一半,把亲密关系独立成为一个 section 来聊。


影音书和 Podcast

影视看得不多,印象深刻的年中开始终于开始看老友记,吃饭看一集,十季断断续续补了4个月,情景喜剧经典还是五体投地的。线下看的电影也不多(此处想念油麻地电影中心),去 SF 看了 Leonard Cohen 纪录片,一个很小的放映厅,和周围老头老太太一起落泪,想起九年前一个人去 Montreal 找科恩足迹的日子。在南湾看了吉卜力的岁月的童话,还有和朋友们一起看 Eva剧场版:终,院线电影看了瞬息全宇宙都很喜欢。是枝裕和的掮客虽然谈不上很喜欢,但还是在 covid 期间赚了我些眼泪,爱情神话倒是挺喜欢的,上海的烟火气和中年男人的爱情(笑。

音乐方面就更少了,现在我真是缺了一些发现新歌的渠道,印象深的就是 The Black Skirts 的 TEAM BABY,彩虹的星河旅馆,安溥的最好的时光。现场听了 Lady Gaga SF场,和 youyou Maki 蹦得非常欢乐了。

书倒是看得相对多一点,微信读书加纸质书看了30本左右,上面这张图是挑选出来印象深刻的书,封面的大小直接对应了我喜欢的程度。

笔记最多的是《心理治疗如何改变人》,当和朋友第一次聊起心理咨询的时候,大部分持怀疑态度的人的反应就是 “这种聊天有用么?为什么不能和(朋友,家人,ChatGPT) 聊?”,我的回应以前基本上就是 “嗯,不太一样”,然后很难总结出一句话来说明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因为我知道不一样的实在太多了,无条件的关注,共情的接纳,咨询时间的设置,这是一种全新的关系,是精心设置出来的一个安全的沙箱,供你和咨询师探讨任何事情,我们的童年,原生家庭,人生故事,行为模式,此时此刻,还有沙箱本身,或者沉默不说话,对坐着五分钟。“这种聊天有用么?”,这本书就是学术地总结出咨询的几个阶段,什么时候发生改变,如何发生改变,来回答这个问题。我一直相信人的改变是极其困难的,甚至消极地觉得人是不会改变的,但我自己经历了三年半的咨询后,让我看到了改变的可能性。

其他推荐的书也有几本,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很有意思,之前读社会学的不多,但这本 1947 年的书让我读起来完全无缝衔接今天,儒家思想捆绑我们到现在,真的是一点都没有改变,感叹的时候也有一些悲哀。多年前在深圳的影院看过《四个春天》的纪录片,记录了作者四个回老家过年的春节,老头儿在村里房顶拉小提琴,一家人爬小山坡祭祖,几个画面一直刻在我脑中,几年后重新看书,甚是想家。另外年中因为要带 youyou 入门健身,看了不少健身书,感叹市面上这类书良莠不齐,唯一还不错的仍是几年前翻过的这本 《力量训练基础》,从健身理论,基础的营养学到动作的生理解剖,堪称力量训练圣经,其他书光讲动作和安排,简直是浪费时间,不如小红书看健身博主的小视频教学。

过去一年 Podcast 才是占我内容输入的最主要渠道,听了近 300 个小时 ,平均每天一个小时左右,发现了很多宝藏播客和节目!感觉我得好好介绍一下,甚至可以之后单独写一篇播客推荐,像一直很喜欢但拖更太久的元播客 Casticle,这是个极其棒的推荐播客的播客。我听播客的场景主要是开车上下学期间,在家做饭和打扫,还有散步的时间。本来说来数出前三名,但真的太多想推荐,太难选了,那先简单推荐下五个播客和五期播客节目。

最想推荐的五个播客:

  • 《商业就是这样》,第一财经出品,从商业的角度去理解世界如何运作,选题非常有趣,聊得也非常深入,有很多 “噢,原来是这样” 的时刻。
  • 《不在场》,每一期都是一集音乐纪录片,不管是开篇聊 City Pop 的《塑料爱》还是聊 Paul Simon 的《America》,重轻老师把一首歌的不同音轨,左右声道,一层层剥开给我们看,然后切入到创作人,当时的社会,然后到整个时代,很多期都听了不下 5 遍,真的是太厉害了。
  • 《跳进兔子洞》,生动活泼出的“声音特稿”节目,用了“特稿”这个词,那可以想象每一次背后的采编的复杂度,是和传统媒体的文字特稿相当的,听下来确实也是。在文字长报道日渐式微,公众号内容农场大行其道的当下,跳进兔子洞让我觉得播客的形式真的很适合做特稿,文字是有天生的匿名性,人们不会去觉察到某一段话是复制粘贴的,但一个声音节目的用心大家一听就听得出来。
  • 《问题不大》,几个北大心理学系的学生做的播客,他们都在进行咨询或者自己就是走在成为咨询师的路上,他们像朋友间聊天,很多期也非常感同身受,比如《总想和时间赛跑,如何才能活在当下?》
  • 《谐星聊天会》压轴!过去一年带给我最多欢笑的节目,各种一个人在车里笑得不行,每周催更的快乐源泉,最后一期《我是赞美小青蛙,每天咕咕又呱呱!》讲日常中的赞美和批评,竟然在节目最后准备了所有主播宁家宇,周奇墨,石老板,的父亲们给他们写的信,真的是 literally 又哭又笑。还记得听最后石老板父亲的信时,我在等回家路口的红路灯,听得泪流满面。

最想推荐的5期节目单集或系列:

  • 《The Prince》,The Economist 出的八集长报道以播客形式放出来,讲这位倒车司机如何走到今天,翔实且节奏很好,像追剧一样,两天就听完了。
  • 四季办公室的《开局的终局》系列,反派影评从电影和审查的角度,讲述最近这些年的倒车,吼出的“不做伥鬼”荡气回肠。
  • 故事 FM 的《我在日本黑帮当老大》系列,听了故事 FM 好多年,最近的节目感觉每况愈下,年中的这个付费节目让我重新找回刚开始听故事 FM 的感觉。
  • 机核的《动视暴雪的前世今生》的系列,重轻老师的入坑作,讲动视暴雪这家公司这么多年的跌宕起伏之后被微软收购的过程,几个小时跌宕起伏如一部电影。
  • 《厨此以外》的云南野生菌单集,田螺姑娘开的 Podcast,质量很高,听菌子这期我开在半夜的 El Camino 路上,像是多年前开在了大理环洱海的路上一样,很有意思。

上面的节目尽量贴了节目的网址,可以用泛用型播客客户端取用。

爱好和创造力

过去的一年仍是很有创造欲和表达欲的一年,ig story 基本上一天不落,每天都有些大大小小的东西想要分享,这是我个人享受当下生活的一个很好的指标。

年中景韬帮忙买了一把 Taylor GS Mini,重新开始练吉他,多年前倒在大横按,最近重新弹似乎简单了很多,但仍然需要比较系统和长期坚持地去练琴,种草了南音小姐姐的吉他频道,年中跟着练过一阵,开学找工季放下了,新年可以坚持一下,拿下几首喜欢的弹唱曲目。

口琴平常已经吹得比较顺了,所以碰上喜欢的影视就习惯去找谱子来吹一吹,是除了豆瓣打分之外另一种沉浸这个作品的方式 ,很有满足感。口琴也开始也变成了表达的方式之一,比如和浩源合奏的 《Butterfly》《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圣诞在伦敦和 Cat 合奏的《Silent Night》,重新想想,这在两年前刚开始学的时候感觉很奢侈,现在变成了一个很自然的过程,这就是爱好的乐趣所在吧。

22 年博客和 VLOG 剪得不多,没有固定的一个节奏,都是有感而发,有表达欲的时候就赶紧抓住,写了剪了赶紧发,现在回头看每一个都挺好的,很喜欢 Spring Break 去 Tahoe 那期。

年底 Lambda 来湾区出差,约完饭之后觉得夜晚的湾区太过无聊,一拍即合开始录 Podcast,我便把这个当成了我自己播客的第一期,取名叫《步履不停》。其实听播客这么多年,脑中一直有想做的念头,总感觉没有一个合适的话题,自己也没有想好,但和很多事儿一样,从来没有想好了再去行动一说,只是差一个契机而已。现在播客出了两期,我很享受和朋友深度聊天的感觉,小宇宙 studio 剪辑也非常方便,所以打理起来不是很麻烦,最大的问题是发布平台,墙内审核令人发指,难得有那么多很会做产品的人(如小宇宙),可气。目前 RSS 源放在 Spotify 上,新一年来做一个网站,同时希望能有更多机会和朋友们深度聊天,多出几期。

技术 Channel 一直有时不时保存感兴趣的项目和页面,但过去一年个人的 side project 写得不多,NLeak 最后开源算是在年终找补了一下下,新一年感觉可以写写技术博客 https://chenxi.dev,Notion 里面已经有几篇写了一半的了,整理完稿和发出是个很有仪式感的事情,希望新一年在工作之余能有一些时间投入到开源项目和技术博客上面。


新一年的展望

新一年重新开始工作了,这次入职前的旅行,特别是回到香港的几周,让我找回了一些之前在香港工作,在深圳创业的那种活力,如果说过去两年学生时代更多是在自己的舒适圈中生活,今年可能是一个转向向外探索的契机。

那么,新的一年,希望自己深入感兴趣的工作领域,增强体魄的强健和稳定,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广泛的阅读和输入,抓住所有机会去创造和产出,继续了解自我,接受关系的脆弱和变化,同时勇敢地开启新的关系。具体到事情本身,我想我会去深入网络和分布式系统,尝试 iOS / Mac 编程,开始养成英文技术写作的习惯,继续录 Podcast 和 VLOG,制定目标更系统有效地健身,重新整理理财投资的系统,积极地去面对各种关系。期待着新一年仍是非常值得的一年。

大年三十,祝朋友们兔年快乐。🐰